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
澳洲-雪梨歌劇院
GoogleMap
雪梨歌劇院位於澳洲雪梨,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,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,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。該歌劇院1973年正式落成,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雪梨歌劇院坐落在雪梨港的便利朗角(Bennelong Point),其特有的帆造型,加上雪梨港灣大橋,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。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。
除了用作觀光、演出歌劇、芭蕾舞劇、以及音樂會之外,雪梨歌劇院還是澳大利亞歌劇團、雪梨戲劇團和雪梨交響樂團的所在地。歌劇院由新南威爾斯文化部的子機構--歌劇院管委會管理。
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、一些小型劇院、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。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,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。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,可容納大約2500人。設計的初衷是把這裡建造成為歌劇院,後來設計改動了,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臺被推倒重建。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,是由羅納德·沙普(Ronald Sharp)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。它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,由10,500根風管組成。
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。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,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,舞臺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。曾因改造擴建而耗時多年。
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、影院以及攝影室。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也經常在入口的階梯前舉行。
雪梨歌劇院位於澳洲雪梨,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,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,已成為雪梨市的標誌性建築。該歌劇院1973年正式落成,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雪梨歌劇院坐落在雪梨港的便利朗角(Bennelong Point),其特有的帆造型,加上雪梨港灣大橋,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。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。
除了用作觀光、演出歌劇、芭蕾舞劇、以及音樂會之外,雪梨歌劇院還是澳大利亞歌劇團、雪梨戲劇團和雪梨交響樂團的所在地。歌劇院由新南威爾斯文化部的子機構--歌劇院管委會管理。
雪梨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、一些小型劇院、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。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,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。其中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,可容納大約2500人。設計的初衷是把這裡建造成為歌劇院,後來設計改動了,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臺被推倒重建。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,是由羅納德·沙普(Ronald Sharp)於1969年至1979年製造的。它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,由10,500根風管組成。
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。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,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,舞臺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。曾因改造擴建而耗時多年。
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、影院以及攝影室。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也經常在入口的階梯前舉行。
出處:維奇百科
以色列-迦密山
googlemap
迦密山是以色列北部的一個山脈,瀕臨地中海。得名於希伯來語「Karem El」,意思是「上帝的葡萄園」。古代這裡是一片葡萄園,而且始終以其肥沃著稱。
4世紀的一位敘利亞哲學家Iamblichus這樣描寫迦密山:「眾山中最神聖的,群眾禁止靠近」。
「迦密山聖母」是聖母瑪利亞的一個頭銜,以紀念她將「聖母聖衣」(Scapular of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)贈給Saint Simon Stock。聖母聖衣節在7月16日慶祝。
地理:
迦密山長16英里,寬約4-5英里,高1,800英寸。海法市就位於迦密山西側的海角,一部分位於其底部,還有幾個較小的城鎮,Nesher和Tirat Hakarmel。沿著山脊,有德魯茲人城鎮Daliyat al-Karmel和Isfiya,2003年已經合併成立迦密市(24,400人)。迦密山東部有Yokneam鎮,南面有Zikhron Ya'aqov鎮。
歷史:
迦密山在聖經中提及。在迦密山發生奇跡,耶和華與巴力競爭,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獲勝,殺死了巴力的450名先知。[1]
12世紀,羅馬天主教修會加爾默羅會由義大利人貝托爾德(Bertold)成立於迦密山。貝托爾德是一名朝聖者或十字軍。加爾默羅會後來發展成全世界主要的天主教修會之一。1281年以前,加爾默羅會章程規定:「從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虔誠地住在迦密山時起,舊約和新約中的教父們」
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迦密山扮演了重要的戰略角色。
出處:維奇百科
迦密山是以色列北部的一個山脈,瀕臨地中海。得名於希伯來語「Karem El」,意思是「上帝的葡萄園」。古代這裡是一片葡萄園,而且始終以其肥沃著稱。
4世紀的一位敘利亞哲學家Iamblichus這樣描寫迦密山:「眾山中最神聖的,群眾禁止靠近」。
「迦密山聖母」是聖母瑪利亞的一個頭銜,以紀念她將「聖母聖衣」(Scapular of Our Lady of Mount Carmel)贈給Saint Simon Stock。聖母聖衣節在7月16日慶祝。
地理:
迦密山長16英里,寬約4-5英里,高1,800英寸。海法市就位於迦密山西側的海角,一部分位於其底部,還有幾個較小的城鎮,Nesher和Tirat Hakarmel。沿著山脊,有德魯茲人城鎮Daliyat al-Karmel和Isfiya,2003年已經合併成立迦密市(24,400人)。迦密山東部有Yokneam鎮,南面有Zikhron Ya'aqov鎮。
歷史:
迦密山在聖經中提及。在迦密山發生奇跡,耶和華與巴力競爭,耶和華的先知以利亞獲勝,殺死了巴力的450名先知。[1]
12世紀,羅馬天主教修會加爾默羅會由義大利人貝托爾德(Bertold)成立於迦密山。貝托爾德是一名朝聖者或十字軍。加爾默羅會後來發展成全世界主要的天主教修會之一。1281年以前,加爾默羅會章程規定:「從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虔誠地住在迦密山時起,舊約和新約中的教父們」
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,迦密山扮演了重要的戰略角色。
出處:維奇百科
訂閱:
文章 (Atom)